保存桌面

青年研究

首页 > 最新目录 > 青年研究,2020,(1)
青年研究,2020,(1)

[1]ABSTRACT[J].青年研究,2020,(1):前插1-前插3.
[2]《青年研究》来稿须知[J].青年研究,2020,(1):封3
[3]龚顺.中国大学生对美日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20,(1):1-11.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摘要:利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结合社会认同理论考察大学生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群际接触经历(出国经历)和国家认同感与其对美日俄态度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对大学生群体对美日俄态度的影响具有一致性,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大学生,其对美日俄也越友好;但群际接触经历和国家认同感对大学生群体对美日俄态度的影响并不一致.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宏观层面的中美日俄国家关系左右大学生群体对外国的态度,对理解我国大学生的国际观具有重要意义.

[4]郭亚平.留守经历及其开始阶段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J].青年研究,2020,(1):12-23.
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非认知能力是人力资本的重要构成,对个人社会地位获得的影响逐渐突显.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留守经历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存在显著的消极影响.相对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留守对独生子女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影响更明显;相对于农村大学生,留守对城镇大学生的非认知能力影响更明显.此外,通过比较留守开始的不同阶段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影响,发现高中阶段开始留守对大学生非认知能力的消极影响最大,其次是小学前阶段.

[5]李升, 苏润原.流动人口子女早期健康保障获得研究[J].青年研究,2020,(1):24-36.
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文法学部社会学系、北京社会管理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院)社会发展系
摘要:基于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体现流动人口代际支持的“社会经济地位—流动特征—家庭结构”三个维度,分析流动人口子女婴幼儿时期获得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流动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因素、流动状况因素以及家庭结构因素对其子女早期健康保障获得均存在显著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结构因素,即流动人口婚后的健康保障意识越强、家庭成员关系越稳定、对子女健康的家庭支持越集中、代际关系联结越紧密,其子女获得的早期健康保障水平就越高.因此,在流动人口子女的卫生健康保障方面,应注重基于家庭结构特征构建家庭健康支持体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弱化流动人口社会融入的不利因素对其子女健康保障获得的消极影响.

[6]汪传艳, 徐绍红.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教育再生产——基于“双重脱嵌”的视角[J].青年研究,2020,(1):37-47.
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高等教育研究所
摘要: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面临“脱嵌”家庭关系和教育体制的双重困境,这种困境影响其随迁子女的教育再生产.较低的家庭阶层地位产生了“脱嵌化”的家庭关系,进而影响其对随迁子女的学业支持力度.分而治之的制度设计进一步强化了家庭阶层地位对随迁子女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共同作用使随迁子女丧失学业优势,在中考竞争中被淘汰下来.只有以社会公平正义为出发点进行顶层设计,才能为随迁子女的教育流动提供基本保障.

[7]韦克难, 张云亮, 陈晶环, 等.儿童自我保护认知与儿童伤害——基于六省市的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20,(1):48-59.
机构:西南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西南石油大学文法学院
摘要:以六省市的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从认知行为理论的视角出发,将儿童自我保护观念强弱作为儿童受伤害的内因进行分析,探讨儿童自我保护观念对儿童受伤害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宏观要素层面,儿童对儿童权益基本价值观的自我认知越高,其受伤害的可能性越低;在中观组织层面,儿童对儿童保护者职责和义务的自我认知越高,其受伤害的可能性越低;在微观行为层面,儿童对日常生活安全意识的自我认知越好,其受伤害的可能性越低.基于以上发现,建议加强相关立法,修改相关法规;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儿童保护事业;建立以社区照顾模式为中心的儿童社会支持保护网络;提高监护人保护儿童的意识,最终提高儿童自我保护的认知,降低儿童伤害事件的发生.

[8]华淑名, 陈卫民.隔代照料支持对青年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J].青年研究,2020,(1):60-73.
机构: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4年面板数据,研究(外)祖父母提供的隔代照料支持对青年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通过建立隔代照料支持和女性就业决策模型发现,从经济学视角来看,青年女性劳动参与主要取决于其非农工作收入和幼儿照料成本的比较.进一步分析Probit模型、固定效应模型以及工具变量模型等方法的结果发现,在中国,隔代照料支持对农业户口青年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较大.隔代照料支持显著提高农业户口青年女性非农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显著提高非农户口青年女性劳动参与率,但对其工作时间无显著影响.孩子年龄越小,隔代照料支持对青年女性非农就业的影响越大,尤其是对有0-3岁孩子的青年女性非农就业影响最大.

[9]苏熠慧, 杜金瑾.青年销售员与空间化的情感劳动——以S市I品牌W门店为案例[J].青年研究,2020,(1):74-84.
机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社会学系;美国洛约拉大学社会学系
摘要:通过对S市I品牌W门店的研究发现,资本通过空间设计(空间划定、分割和建立等级)操纵服务业劳动者的情感劳动,实现“空间化的情感劳动”.门店根据利润大小进行空间设定,而销售员在不同空间中从事不同程度的情感劳动.利润高的正价区,销售员进行“深层伪装”;利润低的打折区和盘点区,销售员进行“表面伪装”;在无利润的仓库中,销售员则暂时性地脱离情感劳动,展现真正的自我.此外,销售员还在试衣间等过渡区从事多重情感劳动,而店长或店长助理则在收银台进行全场监视.

[10]郁姣娇, 瞿小敏, 张海东.不同类型移民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J].青年研究,2020,(1):85-93.
机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历史与民族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基于“2017年城市化与新移民调查”的相关数据,运用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同财产稳定、职业稳定、市民化程度有关的变量对不同类型移民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知识型移民与务工型移民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呈现出较大差异;相比于年长移民群体,青年移民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为了促进流动人口的心理健康,需要关注不同类型移民群体在生命历程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提高移民群体的财产稳定和职业稳定,帮助他们逐步实现市民化.